当前位置:综合新闻 >> 正文
“周恩来与科学技术现代化”研讨会暨中青年学者论坛在淮师举行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0:07  来源:淮师新闻网  作者:胡强  点击:

淮师新闻网10月20日电(记者 胡强)金秋十月,硕果盈枝。10月19日,“周恩来与科学技术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十届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在淮阴师范学院举行。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原主任、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会长张亚青,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逵隆等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赵宜江、副校长赖海燕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淮阴师范学院、恩来干部学院、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联合举办。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深主持论坛。

图为“周恩来与科学技术现代化”研讨会暨中青年学者论坛在淮师举行。记者 唐瑀

赵宜江致辞。他指出,周恩来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深入探讨周恩来在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中的卓越贡献、深邃思想和领导实践,对于今天持续推进科技现代化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赵宜江介绍了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四张淮师名片、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以及用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办学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淮师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始终坚持用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办学育人,秉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理念,锚定“创大、申博、建一流”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

张亚青在讲话中指出,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重要奠基者和组织者,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入研究周恩来的科技思想与实践,对于今天我们深刻理解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他也充分肯定了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在培养学术新人、激发研究活力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表示,今年是新一届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的开局之年,将着重推进学术引领和师承建设,树立有影响力的典型,推广有影响力的做法,让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薪火相传。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副会长闫超栋宣读了中青年学者论坛获奖名单。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广东、湖南、陕西、江苏等省份专家学者的92篇论文,其中中青年专家学者论文79篇。经专家评审,13篇中青年学者论文获奖。主席台领导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

校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省周恩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顾问王家云,淮安市政协原一级调研员、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原局长、省周恩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谨分别以“周恩来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精神”和“周恩来与新中国科学家的三次重大集结”为主题作专家发言。来自淮阴师范学院、恩来干部学院、盐城工学院、周恩来纪念馆、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6名获奖青年学者代表围绕主题作交流发言。陶炳才、施春生、季卫兵、韩同友、朱延华、孙晓燕等周恩来研究专家作现场点评。

最后,赵深从主题聚焦、研究多维、研讨深入等方面作会议小结,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的成果,不仅深化了对周恩来思想与贡献的认知,还通过“老带青”模式为青年学者搭建了成长平台,推动周恩来崇高精神风范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弘扬。

图为第十届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获奖论文颁奖仪式。记者 唐瑀

图为颁奖仪式。记者 唐瑀

图为颁奖仪式。记者 唐瑀

图为中青年学者论坛。记者 吴小宝


编辑:唐瑀   审核:吴晓琳
版权所有 淮阴师范学院 2019  苏ICP备:05071367号-1    苏公网安备32080202000172号